常有人勸我們要捨得或放下!關鍵是人有極限;少有人可以包山包海,樣樣都來!

在能量或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要的東西太多,不願意割捨,久了當然會有沉重的負擔或壓力。在面對已經沒有乳酪的地方,如果還執迷不悟,繼續「撩下去」,自然會顯得越來越痛苦不堪,不是嗎?

沒錯!捨得捨得,能捨才能得!問題是為什麼總是我們捨不得呢?

是啊!放下、放下,放下了,很多的問題也就沒了!問題是為什麼總是我們放不下呢?

喔!原來,不管是捨得還是放下,其實不只是一念之間。

根據社會心理學的觀點,任何人任何時間點的任何行為,都是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。面對生活或人生中大小事件的抉擇「行動」,何嘗不然?

進一步說,我們能否捨得或放下的關鍵,就個人因素說,除了當事人的認知,還有更難的情感甚或是情結因素。再就環境因素論,例如當我們面臨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」時,即使有捨得的主觀意願,也很難放得下,不是嗎?

日常生活中,或在人生的道路,無論是愛情、家庭、學習(教育)、工作甚或只是應該輕輕鬆鬆的休閒活動,我們要能展現出捨得或放下的實際行動,確實不易。

重點是怎麼辦?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論,首先得先搞清楚問題及其成因;所謂「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」,不是嗎?就自己的部分說,確認個人的需求(目標)、能力(包括理性與感性兩方面)、個性、資源(例如時間、財力、物力、人脈、、、)及其優勢與劣勢;就行動目標論,挑戰與難度如何?競爭對手的優勢與劣勢?、、、都是考量的重點。

更關鍵的,面對「此情此景」(「盤算」過後的優勝劣敗局面),要能完全的接受;亦即能力不可及的、資源不到位的,乃至於與遠不如競爭對手的,再渴望的「標的」也必須割捨或放棄;顯然這已經不是認知判斷問題了,不是嗎?多數人捨不得或放不下的,也是這個部份,不是嗎?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捨得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詹老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