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有人發現了嗎?分析問題時本人的論點都顯得特別「龐大」!關鍵是WHY?
 
重點是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問題,也不管問題的「主角」是「當事人」、直接相關團體(含家庭)、組織(包括公部門、私部門或NPO)、「社會文化體」甚或國家為何,均屬「有機」的系統或組織。
 
換言之,其所屬各個層次的「分子」或元素間彼此相互關聯,係屬「牽一髮而動全身」的「整合體(integrity)」。
 
因此,探討或診斷問題必須看「整體(wholeness)」,想要加以解決或治療亦然;看問題當然得「顧大局(綜觀全局)」。
 
另一方面,無論是國內或國外,也不管哪一種領域,學術界或專業實務界的「實踐行動(或操作)」,卻都習於以「小問(議)題」為焦點。如此的「實作」,一則是「專業」發展與教育訓練(分工)的「必然」,再則是為了求其績效(或效能)甚或「時效」的「不得不然」。
 
換言之,關注「小」的issues(議題),與其說是出於「問題的本質」,不如說是為了「實作的方便性」;學術研究如此,專業實務何嘗不然?
 
然而,從問題的「本質」或「當事者(包括個人、團體、組織、國家甚或人類整體)」論,關照面越廣看得越透徹,可以徹底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也越高。
 
以疾病或醫療問題來說,向來以「生物醫學模式(biomedical model)」為practice的常態,直到1977年G. L. Engel在Science第196期4286卷發表了「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: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」一文,主張人的社會性、心理性與生理性三方面,對於疾病的發展都扮演重要角色,「生理心理社會模式(biopsychosocial model)」從此在爭議聲中,受到的重視也與日俱增。
 
相較起來,「生物醫學模式(biomedical model)」專注於小問題,「生理心理社會模式(biopsychosocial model)」比較能「總攬全局」;面對生理健康問題的醫學或醫療問題如此,心理健康甚或諸如性騷擾、恐怖情人、外遇、家暴、自殺、殺人等社會問題又何嘗不然?
 
關鍵是人至少有社會性、心理性與生理性三方面的屬性,諸如家庭、社區、社會乃至於人類係人的集合體;面對個人的身體以及知覺、認知、動機、情緒、人格、學習等心理或行為問題,乃至於人類的社會、政治、經濟、教育、文化、宗教等組織、制度與功能問題,僅就其中一端加以探討或解決,如何「完全」?
 
沒錯!面對問題的角度,我的關照角度往往顯得很「巨觀」。關鍵是「微觀」有如「見樹不見林」,理解問題難以週全,解決問題顯然也無法徹底,大家覺得咧?
arrow
arrow

    詹老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