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信任在各種人際關係或社會互動過程的重要性,古今中外人盡皆知。然而信任問題越來越普及,也是國內外皆然。信任議題看似簡單,相關問題的化解卻很困難,顯然其中細節仍有待深究。就社會心理學觀點論,信任議題大體從個人與環境兩方面加以關照,本文先就信任問題的個人層次,分析容易有信任感或較難與人建立信任關係的個人因素;接著就社會環境方面,探究人際信任感高低的時代背景或社會氛圍因素。

信任問題的個人因素

    首先就性格論。一般說來有疑心病的人凡事猜疑,對人時存戒心,因而很難與周遭人建立信任關係;缺乏安全感的人時時擔心自己或家人身心安危,處處提防他人言行威脅,因此與之互動時比較難取信;自尊心偏低的人基於維護自我尊嚴的戒心,對他人的信任感也比較低;生性悲觀的人因為對人性的不信任,連帶的可能降低對他人的信任感。至於自信心不足的人,因為不相信自己,也可能經由投射作用而不信任他人。這些特質越多的人,越難信任他人。如果又有過度敏感特質,不信任人的情況將更嚴重。

    其次就個人資源因素方面論。當個人資源有限時,如果不了解他人或個人信心不足,為保護自己內在資源或利益,我們對他人的信任感會比較低;當自己資源很多,對人又很大方時,因為不怕被別人利用或瓜分利益,甚或樂於分享個人資源,會比較容易對他人賦予信任。換言之,在特定人際關係中擔心被佔便宜的人,為「防範未然」或者「錙銖必較」,可能顯得比較不容易信任他人。反之,即使被佔了便宜也無所謂者,會比容易信任他人。

    又根據發展心理學依附關係理論,我們幼年成長過程因著母親的教養與互動方式不同,與母親形成的穩定關係至少有三種:一、安全的依附關係意指母親出現時與人互動時既放心又自在,她離開了就會感覺不安甚或難過哭泣;二、焦慮矛盾的依附關係意指即使母親在場時,與人互動仍顯得很焦慮,當她離開時則顯得失望或沮喪,如果回來卻又顯得很矛盾。三、逃避的依附關係意指與他人互動時忽略甚或逃避母親的存在,無論她在場與否當事人都不會有特別情緒反應或心理感受。進一步就人際互動的信任關係論,幼年時期與母親建立了一種安全的依附關係者,後來的成長過程比較容易與人形成信任感。如果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是屬於焦慮矛盾型或逃避型的,長大以後會因為安全感不足而比較難相信他人。實證研究的確顯示,具安全依附關係成年人比較容易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,具焦慮矛盾或逃避型態者親密關係的發展會顯得比較困難。

    再就個人成長過程或人生閱歷論。在成長過程或在職場與日常生活方面,曾經因為信任他人而嚴重受傷者,例如家暴、戀愛或婚姻對象出軌、性侵害、詐騙、民間標會倒會、企業惡性倒閉等重大事件受害人,對周遭環境或親密關係缺乏安全感,因而比較難與人建立信任關係。研究的確顯示,曾經遭遇家暴或性侵事害事件者,往往自我評價較低,親密關係發展過程比較容易疑神疑鬼,甚至不敢或放棄發展親密關係機會。

    另外,根據五大人格特質理論,神經質者自我意識較高、比較沒有不安全感、情緒敏感又脆弱、容易緊張焦慮或憂鬱、適應性差,會比自信善於、具力的穩定者,顯得比較容易信任周遭的人。又如力強的人窩心、具值得信任、有禮貌、喜歡合作、樂於助人,比起多疑的、不會考量他人立場或利益的、難溝通的、不合作的、有敵意、報復性強的、缺乏利他傾向的親力弱者,與人互動時信任感較高。至於外向的人,喜歡社交、對人友善、較坦率、有自信、精力充沛、主動積極、適應力好喜好競爭、支配性強、具冒險性,因此跟害羞、缺乏自信、與他人互動不自在、社交被動、不喜歡表現的內向者比起來,易於相信他人。至於對經驗的開放性高低或嚴謹直特質有別者,在人際信任感方面的表現差異應該比較不明顯。

    其實,少有人完全信任人,完全不信任他人的也不多見。換言之,每個人的信任感不可能「全有或全無」,而只是「或多或少」的程度問題;比較信任他人者只是信任的對象較多或信任的時機較多,比較不信任人的還是有信任人的時候或信任的對象存在。重要的是凡事「過猶不及」,信任亦然,過於輕信或很難信任他人都不利於人際關係,甚至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。例如總是多疑心、防衛心重、不信任他人、過於敏感、常歸罪於人者,有可能是所謂妄想型人格異常患者,有賴心理諮商或精神醫療,才能有效改善其人際信任問題。

信任問題的環境因素

    接著就當今的社會環境論。由於多數人忙於工作或個人事務,以致人際互動有限,也多流於表面化,形成了所謂「既熟悉又陌生」的人際關係,也就是表面上似乎很熟悉(外表),實質上卻很陌生(內心世界)。因此,無論是社區、學校、職場、社交場合甚或家庭,無論是鄰居、朋友、同事、同學、師生甚或親戚,熟悉感或情感深度均顯得不足,信任感的建立因而顯得特別困難。

    再者,今日社會高度商業化,處理許多個人日常生活事務時,常得將私密資料,交給業務員、櫃檯人員、行政人員、醫生、會計人員、律師等人處理。如果對方心懷不軌,我們就很容易成犯罪者的手中肥羊。又資本主義社會的企業組織規模龐大,業務不得不專業分工處理。當稽查或監理機制不夠嚴謹時,捲款潛逃或挪用公款情事就很容易發生。儘管法律規範或企業管理日益嚴謹,在「人心不古」以及「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」的情況下,網路或實體詐騙、盜刷信用卡、商業會員公司惡性倒閉、捲款潛逃或挪用公款等犯罪事件,國內外都層出不窮。諸如此類事件,除了影響個人利益或企業利潤,也嚴重傷害當事人雙方的信任關係,事後透過媒體報導廣為人知,還進一步影響一般社會大眾對於他人甚或人性的信任感,形成了社會信任危機問題。8月底媒體報導,多名高中生滿懷熱情,參與水源地文教基金會「祖父母節」活動,在台中火車站協助長輩搬運行李,遇到不少人予以「婉拒」,因為他們「怕遇到詐騙集團!」就是類似症狀。

    另外,現代人身處網路時代或世界,我們的互動對象常是不認識的人,過程中也常看不到對方,很容易隱匿個人身分或關鍵資訊,如果雙方距離遙遠,很難彼此確認,更談不上熟識,儘管有很好的安全設計,交往或交易過程難免還是「心有不安」;另一方面,也很容易因為輕信或過度信任對方而受傷,導致「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草繩」。

    尤其我們的社會治安不良已久,多年來父母或老師為保護年幼兒女或學生,例如發生白曉燕案件當年或前一陣子詐騙案件頻傳時,常不得不教導他們防範「壞人」之道,在如此環境成長的人對周遭人的信任感更難建立。

    總之,我們的處境不僅治安不良,還是網路盛行的年代,周遭又盡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人,人際信任感的建立確實比以前困難。然而誠如諾娜歐妮爾在我們為什麼不再信任?(A Question of Trust)一書所言,因為信用建立不易,又很容易遭到破壞,是人人都應善加珍惜的社會資產。因此為確保信任感不再流失,無論是人與人間、組織與組織間甚或國與國間,互動雙方都應信任感建立在可信任的基礎上。為贏得對方信任感,雙方在互動過程要盡可能坦誠相見,使自己公開透明,留給對方幾無彼此猜忌或遐想空間。然後進一步在長期交往過程累積個人信用,經由良性循換的結果,社會信任資產也將得以逐漸復原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信任 社會心理學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詹老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