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"The Piecemeal Approach" vs. "A Whole-system Approach":看看教改的過去,想想未來的教育!

27年前,美國「課程發展與督導協會(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)」課程與科技資源中心(Curriculum/Technology Resource Center)主任Frank Betts,在Educational Leadership期刊專輯「Improving School Quality」發表了一篇文章How Systems Thinking Applies to Education,點出了「過去十年」美國片片段段的教育改革問題,進而呼籲以「全面品質管理(Total Quality Management)」策略,執行系統性的改變。

Betts引用了Bela H. Banathy的說法,指出當年美國教改少有成就的五大原因:一、片段的或小量的改變;二、無法整合「解決問題的想法」;三、以個別學科研究教育;四、化約主義傾向;五、停滯於「現存系統的範圍」之內(思考未能跳脫小框框)

他認為這五種都是「範式麻痺(paradigm paralysis)」的案例,或是韋氏字典所謂「堅持錯誤信念」的「冥頑不靈(mumpsimus)」,也就是以舊有的理論模式和已不再適用的比喻詮釋現有經驗。

如果舊有的「範式」行不通,就需要根本上比較適宜的,亦即演繹整體性(whole),而不只是部分(或零件)的;是一種整合性的,而不是分析式的;是綜合性的,而不是分析式的;此種新的範式就是系統性的思維。

如此的「自省」與系統性的的呼聲,也十足反應了我們20多年來慘烈的教改過程,以及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」,甚至於「想到哪兒做到哪兒」的教改慘狀,不是嗎?

重點是咱們如此的教改厄運,何時方能加以擺脫?端賴我們的教育部何時得以系統性的思維,面對看似紛亂的大中小學教育問題!

試問我們有機會嗎?

arrow
arrow

    詹老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