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灣有多麼需要「情感教育」?請看「台灣人文煮意麵團Humanistic Pastafarianism in Taiwan」昨天(12/15)的貼文中與個人有關的片段、、、

「聽說 晏涵文、高松景、詹昭能,這群基督教萌萌即將要組成 #台灣情感教育學,想要主導談話權。、、、

詹昭能:世新大學愛情教育與研究中心。雖然推廣愛情教育與鼓勵愛情情感,但裡面有許多些微偷渡反同思想,也是疑似主辦人之一。」

首先,這個團體有11,485 人說「讚」,11,931 個人正在追蹤,儘管目前的影響力(或網路聲量)「有限」,卻正好凸顯我們了情感教育的必要性,怎麼說呢?

其次,認識的人都知道:我不是基督徒(經確認高教授也不是),將我們說是「基督教萌萌」,顯然是嚴重錯誤。

再者,我們想要發起的情感教育推動團體,八字還沒一撇(連名字都還沒搞定),就論斷我們「想要主導談話權」,顯然也是沒搞清楚狀況;

最重要的,「世新大學愛情教育與研究中心」是為了「推廣愛情教育與鼓勵愛情情感」,但指稱「裡面有許多些微偷渡反同思想」,儘管「含蓄」許多,卻也是誤解之詞。打從1999年「愛情心理學」在通識教育中心開課起,就有「同志與同性戀」一節,希望協助相關朋友營造更友善的環境;當初個團體的成員大部分應該都還在兒童期呢。

不管有意或無意,諸如此類說法甚或指控,「看()」起來顯然不只是「認知(判斷)」問題,因為充滿了「情緒性色彩」;換言之,除了「刻版印象(stereotype)」,已是明顯的「偏見(bias)」甚或「歧視(discrimination)」行為(在網路上散播)

這不就是社會上很多人對於「同志」的反應嗎?不也正是同志團體試圖突破的「困境」嗎?

試想這個團體的成員,如果真的是相信「每一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」的人文主義認同者,而且還強調要以「尋求跨領域合作解決社會問題」為社團宗旨,怎麼會如此輕易又武斷的出以如此的「偏見」甚或「歧視」行為呢?

其實,這樣的矛盾充斥在我們社會的很多角落(包括同志支持團體以及另一端的愛加盟團體的言行舉止);重點是當事人「毫無察覺」,還進一步交相攻擊而不自知,兩方面支持者衝突不斷升高,就是這麼來的。

其實,這也是我們倡議落實真正的情感教育要旨之一,他們當然不會「知情」囉!唉!

令人遺憾的,面對此情此景,倡議性別平等的學者專家們,竟也毫無反應;更關鍵的,事到如今,政府相關部門(例如行政院性平會、教育部)還「完全無感」,當然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為,任令兩方面衝突不端升溫。誠然情何以堪?

怎麼辦?「解鈴還須繫鈴人」,努力促使政府當局盡速覺醒,從而落實真正的情感教育。儘管放眼未來,前途茫茫,基於捨此別無他途,也唯有號召「同志」,攜手併肩,全力以赴,不是嗎?   

arrow
arrow

    詹老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